这部经典作品最早引入中国是198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并译制漫画,译名叫《机器猫》,但当时买得起漫画看的小朋友也不多,所以在80年代末期没有流传很广。


1991年《哆啦A梦》在央视播出,那时的译名也叫做《机器猫》,记得是在央视每周日《正大综艺》播出时会放一集。



也是1991年,由广东电视台引进的本作品动画,名字是《叮当》,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究竟跟央视版哪个更早,我也没有找到依据,但考虑到央视《机器猫》是受众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今天就盘点一下当时里面的主要角色的译名,给“小朋友”普及一下,让“老朋友”回顾一下。
日文名:ドラえもん
央视译名:阿蒙(机器猫)

哈哈,80年代就开始看国外动画的朋友看下图有没有注意到给他配音的是给米老鼠配音的董浩。机器猫后来叫过一阵叮当、小叮当、机器猫小叮当、现在都叫哆啦A梦了。

日文名:野比のび太
央视译名:康夫

不久前刷到一个抖音讲“曼德拉效应”,里面还提到了一个例子,说很多人记得《哆啦A梦》里的大雄曾经叫做康夫,但是找不到出处,这是不是“曼德拉效应”,其实康夫就是央视版的译名,后面的译制作品叫过野比,但流传最广的是大雄。

日文名:刚田たけし
央视译名:大熊

是的,没错,在央视版胖虎叫做大熊,不过是熊而不是雄。他后来叫过大胖、技安、胖虎等。

日文名:骨川すね夫
央视译名:强强

记得当时除了羡慕康夫有只机器猫,第二羡慕的就是强强,毕竟人家是富二代,什么玩具都有。他后来还叫过小孬、强夫、小夫。

日文名:源しずか
央视译名:小静

小静,她的名字是相对变化少的,无论怎么改静字都是一定在的,后面还叫过静子、宜静、静怡、静香。

谢谢大家阅读,下期盘点一下最早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七龙珠》漫画里主要人物的译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066595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