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字词释义:
①惠崇:宋初名僧,能诗善画。本诗是诗人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②萎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植物。
③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是内脏、血液等部分有剧毒。
④欲上:将要逆江而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北还后的第二年,他病死于常州。《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在元丰八年(1085)所作。原诗共两首,此为第一首。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自然流转,朗朗上口。诗的前三句画面景物,“水暖”并不能从画中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诗人巧妙地借用鸭子的感受来表现“水暖”,化抽象为具体,真实可感。诗的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用想象的虚景补充了实景。诗人根据《春江晚景》的画意,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早春图画。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066595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