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锅简介

朝天锅简介

诗句“逢二排七大集间,白浪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红,下水香锅面朝天”,说的就是山东老潍县(潍坊)的传统美食朝天锅。朝天锅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朝天锅的来历同郑板桥有关。当年,郑板桥治理潍坊时,对民间疾苦十分关心。潍县大集作为农贸交换的场所,规模特别大,集市设在东关、城里之间的白浪河河滩上,除了洪水泛滥的六月,一年三季,潍县大集,红红火火;集盛时,邻府州县,都骑了马子驴子来赶集,当时潍县大集乃山东第一大集,号称有“十万之众”。1746年腊月,板桥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大集上的人多吃饭成了大问题,有的的穷苦老百姓有的在寒风中啃冷窝窝头,有的在墙角吃冷煎饼。于是,他建议集市上卖熟肉的人把锅搬来边煮边卖,把煮肉的汤免费给赶集的人喝,解决赶集的人们吃冷饭的问题,这就是朝天锅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了一边吃饼卷肉一边喝汤,因是露天摆锅,锅顶无遮盖,人们就叫它“朝天锅”。朝天锅还有几个名字,一个叫杂碎锅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还叫杂碎锅子;还有一个叫馋老锅子,这个名字可能是人们要解馋的时候就去吃一卷饼卷肉而来吧。

据《潍坊文史资料》上介绍:“设于集市,露天支锅,围一秫秸箔,名朝天锅。以锅台为桌,食者围锅而坐,吃饼卷肉(猪下货)、肉丸子、鸡蛋,用木勺喝汤,佐以疙瘩咸菜和葱白。”朝天锅内一般放有一整只鸡和猪下货——猪头肉,猪肠、猪肚等。吃时,顾客们围锅而坐,掌勺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末和葱末、胡椒粉等佐料。顾客可以免费喝汤吃自带的干粮,也可买饼卷肉吃,饼卷肉的品种有:饼卷猪头肉、饼卷猪肠、饼卷猪肚等。后来朝天锅搬进了店内经营,这一称呼也被沿用下来。因朝天锅经济实惠、味道香、有营养、方便、快捷以及食用后充饥时间长等特点,深受大众欢迎,所以发展到今天长盛不衰,“潍坊朝天锅”也成为地方名吃。

潍坊朝天锅灶上支一口直径8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锅,锅口高出灶台面30厘米,周围是30厘米的锅台,用煤做燃料。食客可以在灶台上吃,也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将锅内的汤舀出来、朝天锅卷好,送到客人的餐桌上,供客人慢慢品尝。“朝天锅”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汤清淡而不浑浊,加以软而劲道的薄饼配用,其味无穷。

朝天锅主料:1.猪下货分为猪头、猪口条、猪肺、猪心、猪肝、猪肠子、猪肚等。2.薄面饼。

朝天锅辅料:大葱、香菜、大姜、八角、桂皮、食盐、胡椒粉(自己加工)、辣椒粉(自己加工)、咸菜条(自己加工)等。

朝天锅的选料和做法十分讲究,用鸡肉、驴肉煨汤,以煮猪下货为主,有猪头肉、肝、肺、心、肚、肠,猪肠子不要断的,必须都要将肠子翻过来清洗,肠、口条、猪头肉先要用开水煮一遍,再放到老汤锅里煮,火候要掌握到好处。煮熟后捞出切好备用;面饼擀好后放到茅囤子内备用;所配小料也很讲究,葱段必须切成长短一致的小段,咸菜疙瘩切好后自己再重新调汁腌制;再配以葱末、香菜末、醋、胡椒粉、大葱段、疙瘩咸菜条、辣椒面等和潍县小凉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066595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18 12:42
下一篇 2023-03-18 12: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