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以下文章来源于施予分享会 ,作者王冠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前几天,我陪着俞老师一起去了遵义的正安县,我们翻山过谷,深入到贵州的大山深处,我们去了一所名叫“田字格”的小学,见了它的创办者肖诗坚老师。

肖老师几年前来到正安,在兴隆小学的基础上创建田字格小学。

不是捐助,不是支教,而是住进大山,自己做校长,自己招老师,自己带着老师和学生们将一座乡村小学重建。

今天的田字格小学,依然很小,孩子不足百人,门前就是田地,举望就是村舍。

肖老师说:村小是一座村庄的灵魂。所以,她要竭其己力拯救村小!

是的,“田字格”里的孩子们乡土浓郁,生机盎然,因为有个这座小学,它背后的那个村子显得与众不同。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座谈时,俞老师突然问向肖老师:“当年怎么就决定放弃一切,纵身一跃,扎进大山?”

肖老师目光定住,眼眶莹然,一时沉默。

08年汶川地震期间,经商多年的肖老师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地震灾区的重建做点什么,但一着手做起来,就发现当时很多的捐助渠道都非常的不靠谱,肖老师失望之余,萌生了自己成立公益组织的念头。

2010年,“田字格”公益机构成立,开始着手于贫困地区一对一助学和常规支教项目。

2017年,受贵州正安县教育局委托,“田字格”接管兴隆小学,开启了乡村教育创新的实践,开始艰辛地践行乡土人本教育。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那天,我跟着俞老师走在学校里。

抬头远望,是层层叠叠的高山,云雾弥漫,不知远近。

低头看,简陋的操场上,一群学前的孩子,在打闹嬉戏,个个衣衫单薄,不知冷暖。

山外还有山,山外的山里可能还有一群孩子,隔着座山,也许就是隔着个世界。

“田字格”能收下多少个孩子呢?

“田字格”又能翻过几座这样的山呢?

学校门口的田地里,一个老奶奶,吃力的拿着工具,还在耕作。

“村小”们的源头和困境其实都在那田地里。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开始时,有田的地方,就有人。

再后来,有人的地方,就有学堂。

哪怕是学堂里的先生水平有限,但只要是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咿咿啊啊,那声音传出来,这个村就算有了灵魂和希望。

而现在,有田的地方,人越来越少了。有点力气的人,都扔下锄具,义无反顾地进了城。

中国的城和镇在迅速发展和膨胀,但中国的乡和村正在一点点地萎缩和消亡。

我那天所看到的景象,正在很多乡村发生着:那些没有能力进入城市的老人,在田地里耕作,那些还没有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而村子里,正空空荡荡。

我又一次想起了俞老师问肖老师的那个问题:是什么让你纵身一跃?

脑海中,突然神奇地浮现出一对老夫妇。

日本有一位名叫津端修一的建筑师,刚刚成为建筑师时,正赶上日本战后重建,经济加速发展。

他的建筑设计主张是自然园林主义,他认为的人的生活住所应该亲近自然,充满各种植物。

但那个时期,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史无前例,人们正疯狂地拥挤进城市。于是乎一栋栋公寓楼拔地而起,和疯狂的人们一样,紧紧地拥挤在一起。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津端修一的主张显得特别不合时宜不合国情,无法施展才华的他,决定和妻子“纵身一跃”。

1975年,他们买下一块地,然后开始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修建自己的家。

从一砖一瓦开始,从一草一木开始,然后夫妻两人,远离城市喧嚣,在自己的家园里,种菜收耕,种树养土,过起了长达五十多年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在三百多平的家园里,他们种下了一百八十多棵各类果树,种植的蔬菜更是数不胜数。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2017年,导演伏原健之把他们的生活拍成了纪录片,在日本上映。

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了,在日本神奈川县的繁华都市中,有一片300多平的家园,绿树掩映,猫鸟相闻。

津端修一九十岁,他的妻子英子八十七岁。

观众们看着他们夫妻俩在他们的院子里,挖土豆、刨芦笋、种柠檬、摘草莓、打核桃。

观众们看着英子每天做不一样的餐点料理,然后两个人坐在小屋里,慢慢品味。

观众们看着修一每天写十张明信片,寄给不见面的朋友,联络远方的友情。

纪录片在全世界疯传,大家惊呼:“天呐,那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纵身一跃。

有人跃进大山,有人跃进家园;有人跃进繁华,有人跃进苍凉。

有人跃进家国百姓,肝脑涂地;有人跃进朗星大海,尘世无争。

肖老师的努力,能改变这个国家城市进化乡村退化的脚步吗?

修一先生的坚守,又能改变多少城市主宰者们的规划和设计呢?

也许能改变,也许不能改变。

纵身一跃的悲壮,是不为一定能改变什么结果,而为,从我先改变!

纵身一跃的伟大,正是因为他们是每一个时代中,伟大的践行者,身上所凝聚的,是人类之光。

那光不管多微弱,都会让渴望更好明天的人们,看到希望!

纵身一跃的解释(纵身一跃!)

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前所未有的疯狂产出。

继续,有一群人接近绝望;停下来,另一群人就会绝望。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事儿,最有力的人,不是能给这个世界支付更多的结果,而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

我敬畏每一个“纵身一跃”,或伟大的,或平凡的。

向每个时代的践行者们,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7066595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25 11:11
下一篇 2023-03-25 11:24

相关推荐